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奋楫扬帆 赓续一流——学院荣获“免费看成年的网站入口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通讯员:吴琳 ;发布时间:2024-01-19  点击数:

近日,学校召开2023年学科建设大会。会上公布了2019-2023年度“免费看成年的网站入口学科建设先进单位”表彰名单,全校共12家单位入选,我院名列其中。

“十四五”以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瞄准国际工程科学前沿,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力促学科的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水利工程学科,引领世界水利高等教育,服务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积极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水利人才。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做好已有的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新增获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立智慧水利系,新增“智慧水利”本科专业和二级学位点(博士、硕士),初步构建了智慧水利人才本硕博培养体系;开办碳中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试验班,积极探索一体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结合专业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所有课程增设课程思政模块,并大力支持课程思政项目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教育改革研究,充分发掘学科特色,打造一批专业金课。2021年以来出版教材7部,新建慕课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胡志根教授编写的《水利工程施工》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主持的2项教改成果获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胡志根教授参与的“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土木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李典庆教授参与的“党建铸魂,实战育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育高层次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完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师资实力,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同时新增了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2人次,包括学科领军人才3人次,青年学术带头人19人次;新增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此外支持2名教师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为学科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坚持每学期定期开展课程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以老带新授课能力建设,培育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学院选送13名教师参加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提升工作坊培训,选派11位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并获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厚做实基础研究,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研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协同创新,开展高水平科研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面向“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水资源领域国际学术前沿,与长江设计集团联合重组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正式获批,有组织科研和团队协作攻关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6项,主持“中小流域堤坝群致灾的数字孪生模型与防控”和“大型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与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自然》子刊发表论文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行业领域科技奖励10项,有力地支撑了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学科布局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免费看成年的网站入口水利水电学院水碳循环与碳中和研究所,服务国家“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拓展与免费看成年的网站入口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支撑。

2024年,学院将继续以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水利工程学科为目标,坚持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持续深入推进水利学科高质量发展。

(编辑:董云霞  审核:伍靖伟 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院长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免费看成年的网站入口-永久免费完整